小部件CurrentPrice出错: unable to write file /opt/bitnami/apps/mediawiki/htdocs/extensions/Widgets/compiled_templates/wrt6818ad863bfdf5_46299040

甲骨文

来自早鸟科技-区块链百科|数字货币大全
跳转至: 导航搜索

甲骨文公司Oracle Corporation

甲骨文运行主席 拉里·埃里森

甲骨文公司(英语:Oracle,NASDAQ:ORCL)是一间全球性的大型企业软件公司。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红木城的红木岸(Redwood Shores),现时首席执行官为公司创办人劳伦斯·埃里森(Lawrence J. Ellison)。直到2013年为止,甲骨文是继微软后,全球收入第二多的软件公司。

公司类型 上市公司

股票代号 NYSE:ORCL

S&P 100 Component

S&P 500 Component

ISIN US68389X1054

成立 1977年6月16日,​41年前

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

创办人 拉里·埃里森

Bob Miner

Ed Oates

代表人物 拉里·埃里森(运行主席兼CTO)

Jeff Henley(副主席)

Mark Hurd(CEO)

凯芝(CEO)

总部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红木海岸

业务范围 全球

产业 企业级软件

云计算

产品 Oracle应用、Oracle数据库、Oracle企业管理器、Oracle Fusion Middleware、服务器、工作站、数据存储

服务 商业软件、云计算、应用程序、商业顾问、SaaS、IaaS、DaaS

营业额 ▲ 398.3亿美元(2018年)

息税前利润 ▲ 136.7亿美元(2018年)

净利润 ▼ 38.2亿美元(2018年)

总资产 ▲ 1,372.6亿美元(2018年)

资产净值 ▼ 457.2亿美元(2018年)

员工人数 137,000人(2018年)

主要子公司 甲骨文子公司列表

网站 www.oracle.com

发迹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
1977年,劳伦斯·埃里森、鲍勃·迈纳(Bob Miner)与埃德·奥茨(Ed Oates)3人,在美国加州圣塔克拉拉合资成立公司,名为软件发展实验室(英语:Software Development Laboratories,SDL)。1978年,开发出第一版甲骨文系统(Oracle),以汇编语言写成。

1979年,更名为关连式软件公司(Relational Software, Inc.,RSI)。1982年,推出甲骨文系统,公司也更名为甲骨文系统公司(Oracle Systems Corporation)。

最初一年赚不到百万美金,在10年间迅速冒起,2017年市值达1900亿美元。

2016年,总营业额$382亿美金,每年的研发投入$22亿美金,应用软件收入$70亿美金,中间件收入$10亿美金。30,000应用软件客户,30,000中间件客户,270,000数据库客户。

2016 年,Oracle 在云端 SaaS 上的收入已为全球最大。

市场定位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
约在2000年前后,微软的数据库产品,只集中在中小企市场,但微软推出MS SQL Server 7数据库后,技术上突破,抢占高档软件市场。IBM亦以DB2数据库,高姿态抢攻市场,令甲骨文面临庞大挑战。

在制定反击策略时,甲骨文以所谓“快乐儿童餐”作为反击。过去甲骨文的数据库只是一个平台,平台上的应用多由其他公司开发,但自2000年底起,该公司自行推出一套叫“电子商务套餐”(e-business suite)的软件,内有人事管理系统、销售系统,全都是植根在数据库上的程序。不过这仍未挽回甲骨文的颓势,IDC的调查指,从2000年至2002年,微软业务增长46%,IBM增长41%,但Oracle却下跌10%。

在数据库市场上,竞争尚不止于此。除了有数据库对手外,甲骨文踏入应用软件时,亦要面对欧洲最大的软件企业SAP公司的竞争。当时在高端商业软件市场上,SAP公司2003年的市占率高达36%,位列榜首,同期甲骨文仅占13%。

此外,IBM与方案顾问Accenture当时亦以套餐方式,直接向客户提供软件,当中甚至不乏推介甲骨文本身的产品。相比甲骨文的策略,IBM倾向以和睦共处为大原则,在业内宣传会议上,多次强调不会走甲骨文之路,成功安抚一批应用软件商。

2009年4月,在IBM对外宣布收购SUN公司失败的一周后,甲骨文宣布成功收购SUN全部股权,这一爆炸性新闻之后的一个明确信号:甲骨文从单一的、纯软件厂商走向既有硬件(全球高端服务器系统、存储系统的厂商)、也有软件,全球唯一能和IBM全面抗衡的公司。

10亿美元瘦身计划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
在甲骨文的商业历史上,曾出现一场10亿美元减身计划,在业内颇受触目,并成为哈佛商学院的教学个案(Case Study)。1999年甲骨文在全球145地区进行大重组,艾利森当时说:全球有多少员工?我不知道,那批数据全放在70个数据库内,Oracle于是把这批复杂的系统,全部搬上网上。

期间为免有个别地区不从,甲骨文更改赏罚机制。过去地区经理以营业额作评分,现在以边际利润(profit margin)比高下。要是拒绝采用中央的系统,地区要自行付钱。基本改革初尝甜头,甲骨文再把销售、财务等系统集成,年省6,000多万美元的维修费。

最后Oracle认为系统可以改,企业架构也应该改。艾利森曾指各地区分部犹如诸侯国,要求把全球的人事、财务全部迁至中央负责人手上。以销售为例,他们要求员工把订单交回Oracle.com处理,即使那些客户自己到网站落单,地区仍可分得佣金。

2000年中,甲骨文边际利润由19.6%,升上31.4%,节省达10亿美元,甲骨文亦以此推出多个宣传广告,当时有分析员就笑说,这是Oracle最出色的宣传了。

仁科抢夺战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
2003年夏天,以人事管理软件作主打的仁科(Peoplesoft)正进行一场收购行动,以抗衡甲骨文和IBM的市场行为,但4天后,该公司亦成了收购对象。甲骨文提出以51亿美元收购,令市场哗然,在消息公布后,甲骨文表明收购仁科后,将全面停止出售仁科的产品,所有系统会并入甲骨文平台上。

这场收购行动,最后演变成双方激烈叫骂战。当时仁科的首席执行官Craig Conway是前甲骨文的员工,对甲骨文的收购行为大肆抨击。当时硅谷人曾这样评价甲骨文的行动:“想在泳池小便的话,切勿在跳水板上做。”(if you're going to piss in the swimming pool, don't do it from the diving board.)

主要产品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
甲骨文公司的主要产品当前分为两大类:

服务器及工具(主要竞争对手:IBM、微软)

数据库服务器:12c

应用服务器:Oracle WebLogic Application Server

开发工具:Oracle JDeveloper,Oracle Designer,Oracle Developer,等等

应用软件(主要竞争对手:德国SAP公司。)

应用软件包与2010年9月20日甲骨文OpenWorld大会上推出的Oracle Fusion Application,一个全面的模块化的应用包。

企业资源计划(ERP)软件。已有10年以上的历史。2005年,并购了开发企业软件的仁科软件公司以增强在这方面的竞争力。

客户关系管理(CRM)软件。自1998年开始研发这种软件。2005年,并购了开发客户关系管理软件的希柏软件公司(Siebel)。

人力资源管理(HCM)。收购了仁科(PeopleSoft)软件。

操作系统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
Solaris

Oracle Linux

虚拟技术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
Oracle VM

VirtualBox

Java平台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
Java

GlassFish(Sun Java System Application Server)

WebLogic

数据库管理系统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
Oracle数据库

Berkeley DB

MySQL

Java DB

其它软件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
NetBeans

Sun Grid Engine

Sun Studio

年表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
约70年代:一间名为Ampex的软件公司,正为中央情报局设计一套名叫Oracle的数据库,Ellison是程序员之一。

1977年:艾利森与同事Robert Miner创立“软件开发实验室”(Software Development Labs),当时IBM发表“关系数据库”的论文,艾利森以此造出新数据库,名为甲骨文。

1978年:公司迁往硅谷,更名为“关系式软件公司”(RSI),两年后,共有8名员工,年收入少于100万美元。最先提出“关系数据库”的IBM采用RSI的数据库。1982年再更名为甲骨文(Oracle)。

1984年:三年内,先后进军加拿大、荷兰、英国、奥地利、日本、德国、瑞士、瑞典、澳洲、芬兰、法国、香港、挪威、西班牙。1986年上市时,年收入暴升至5500万美元,同年3月招股,集资3150万美元。

1987年:收入达到1.31亿美元,甲骨文一年后成为世界第四大软件公司。两年内再进军墨西哥、巴西、中国大陆、塞浦路斯、马来西亚及新西兰。一年后,收入再升一倍至2.82亿美元。

1990年:甲骨文两年内挥军进入智利、希腊、韩国、葡萄牙、土耳其、委内瑞拉、台湾、贝利时、阿根廷、哥伦比亚、哥斯达黎加及菲律宾等地,但是当年甲骨文的业绩首次发生亏损,市值急跌80%,艾利森首次安排资深管理人员参与经营。

1992年:旗舰产品Oracle 7面世,使该公司业务重新步上轨道,年收入达到11.79亿美元。曾被视为甲骨文接班人、但后来被踢出局的Raymond Lane担任首席运营官。

1995年:艾利森宣布PC已死,把全数产品推向互联网发展,并另组“网络计算机公司”(Network Computer),销售“网络计算机”,最终被淘汰收场。

2000年:科网接近尾声时,推出E-Business Suite,抢占应用产品市场,与昔日的生意伙伴构成严重利益冲突。同期微软及IBM数据技术提升,此后Oracle新增订单数目的占有率,在两年内下跌6.6%,业务倒退10%。

2003年:敌意收购仁科软件公司,引起业界哄动。两公司的争议新闻层出不穷。同年美国司法部落案阻止甲骨文收购。

2004年:历经18个月的拉锯战,终于成功购并仁科软件公司。

2007年:收购BEA Systems。

2009年4月20日:甲骨文公司宣布以每股9.50美元,总计74亿美元收购太阳微系统公司(Sun)。

2013年2月4日:甲骨文公司以每股29.25美元作价收购网络传输产品制造商Acme Packet,交易规模约为17亿美元。

2013年7月15日:甲骨文公司正式由纳斯达克转板至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。转板至纽交所后,甲骨文公司将沿用“ORCL”这一交易代码。

2014年6月23日:甲骨文公司宣布53亿美元收购Micros Systems。

2016年4月29日:甲骨文公司斥资6.63亿美元,收购施工合约暨付款管理云端服务供应商Textura

2016年5月4日:甲骨文公司斥资5.32亿美元现金,收购公用事业云服务供应商 Opower 全部股份

2016年7月28日:甲骨文公司以每股109美元,斥资93亿美元(约721亿港元)现金,收购云服务供应商NetSuite,甲骨文董事长赖瑞·艾利森持有NetSuite45.4%股份

2017年4月19日:甲骨文公司收购收购电子广告数据分析商Moat

2017年12月18日,甲骨文公司以15.6亿澳元,收购澳洲云计算管理公司Aconex。